首先是包装盒部分,重要参数全印在盒子上了,1680万色RGB,12000DPI,250IPS,50G加速度,1000Hz刷新率,从参数上看,诶~还不错!
鼠标小展示,两套左右侧裙,共计4个5g小配重,摆个造型,诶~造型还挺骚气!
先换上双侧键版本的左侧裙,个人感觉双按键更适合日常使用和FPS类游戏。
然后是6侧键版本的左侧裙,这个我感觉更适合MMO类型的游戏。然后是右侧裙,也有两套,一个小号的,更适合小手或者抓鼠用户;另外一个大号的,则更适合大手或是趴鼠玩家。然而作为一个时而趴握时而抓握的奇葩用户,这两套侧裙方案貌似我都不太感冒。。。
细节部分咧,首先是按键这块,分体式按键,按键部分为金属材质,下面藏着两个欧姆龙5000万次寿命的微动,然而手感嘛,就一个字:垮,与第一梯队的产品相比,个人认为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的空间的。 四向滚轮以及DPI调节拨杆,都是比较实用的设计。当初如果“偷得”罗技MicroGear的绝学那该多好!顶部三个灯条,不能分开设置每一个灯条的灯效,但是令人欣慰的是,AW958也终于升级到了真·1680万色RGB灯效,用了多年的10来种颜色的选色盘真的已经过时了。。。顶盖部分暗藏玄机,类似赛钛客的设计,顶盖手掌支撑的部分可以多段式调节,适应不同手掌大小的用户。但是,调到最大以后,整体重心会向后偏移,反而影响了整体使用感受。
打开顶盖后的AW958,一股擎天柱既视感~~~ 翻过来看看,底部非常非常非常的简洁,除了两个整条的脚贴,就没有任何贴付在上面的标识了。或许是追求极简风格玩家的福音。尾部是配重块放置的地方,不过这个配重放置的位置。。。个人认为有待优化。一旦放置了配重,整体鼠标的重心会继续向后偏移,提鼠标的一瞬间会感觉鼠标尾部不太受控制。当然,配重不用的时候,还是把配重块卸下来然后把空的配重盒放进去吧,不然~~~屁股上会留两个洞洞~~(手动滑稽)
线材部分,很遗憾AW958没有采用无线设计,鼠标端的线材接口,一个设计的非常简洁的圆柱,算是防拉扯设计了。
编织线包裹处理,没采用镀金USB接口,不过这点并不是特别重要,谁整天没事看接口玩23333333~~
再看看左侧的侧裙部分,通过金属触点识别不同模块,通过磁吸与主体连接,吸附还是非常牢固的,没有晃动的现象。
下面就是上机通电啦,如今终于有了真正的RGB!!!
然而不幸的是,我这种上古机型,貌似是无法进行整套Alienware产品的AlienFX灯效联动,这仿佛是在逼我买新款的节奏。驱动这块,首先说说优点吧,界面里拥有鼠标的两种可视角度,切换还有个小效果,挺赞的;在更换不同左侧裙时,驱动里也能轻松的辨别并实时显示相应的侧裙模块,灯效、DPI这些参数调节还算是方便。缺点嘛,也非常明显,并不是所有按键都能任意分配宏功能,左右按键、前后滚轮都不行;宏键功能设置非常繁琐,软件的这部分功能我个人认为还不如国产入门级产品的驱动好使;驱动并没有整合到Command Center中,所以如果想设置AlienFX联动,还要单独再进入Command Center里设置一下。
上手基本上也就是这样了,总结一下吧,Alienware这些年推出的产品,无论是电脑还是外设,说实话,我都越来越不感冒,虽然我大概能了解它是想在便携和性能这两点取得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但是,我个人还是更希望它能彻底抛开所谓的潮流,特立独行,就像曾经那些足够经典的产品一样。
说回到鼠标,个人认为AW958并不算是一款成功的产品,如果苛刻一些甚至可以说是一款失败之作,过于松垮的按键,整体造型太平摊,手掌的支撑感并不够(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以及奇葩的整体重心。然而时隔多年,Alienware并没靠简单的贴牌重新杀回已经硝烟四起的外设战场,我还是很佩服的,当然我也能看到AW958想把自己做的尽善尽美:原相顶级引擎,欧姆龙50m微动,模块化设计,然而这些配置和概念的堆砌并没有促成一个完美的产品,或许这需要通过时间的积累以及产品不断的迭代来改进和完善。
《空白格》里写了那些年我对你的爱,如今你已经是外设圈的萌新了,今后的日子里,加油吧:)
来源:网易
宝贝链接:https://union-click.jd.com/jdc?d=oErD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