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鼠标价格社区

推TA上头条:21项国家专利的大神是怎样炼成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你身边有大神吗?有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校园达人吗?或者你知道有大隐于校园的“扫地僧”吗?不管他们是身边的同学、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老师、校园里的普通工作人员,只要TA有值得说的、感动人的、有趣的、满满正能量的故事,你推荐!我们帮你推TA上头条!

欢迎大家向邮箱2943887097@qq.com投递线索,和我们一起讲述河海人不一样的故事~


推TA上头条!
第三期


21项国家专利的大神是怎样炼成的
朱延涛


朱延涛,男,汉族,生于1993年7月,共青团员,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1级本科生(现已继续硕博连读)任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学生会员,曾担任河海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学院年级宣传委员。曾荣获2013年张光斗优秀学生奖学金、第四届全国水利院校未来十佳水利之星——“科研之星”、、2014年河海大学年度人物、十佳学生等荣誉。获国家专利授权8项,专利受理13项(发明专利10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被EI检索6篇,近期已投SCI论文2篇(审中)。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竞赛,获国家级奖3项,省级奖6项,皆为负责人。曾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6项,受邀参加第三届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国际会议(ICMDME)。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朱延涛是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1级的学生。大学四年来,获奖无数,更有多项荣誉加身。除此之外,更能让人记住他的则是获得八项国家专利授权,13项专利受理(10项发明专利)以及若干学术论文的发表。四年的兢兢业业、刻苦研究给他的回报无疑是丰厚的,口头的赞扬和嘉许更是不必多说,但朱延涛面对这些却摆了摆手说:“我只是个普通学生。”


朱延涛坦言他从小就爱鼓捣些小玩意儿,“大部分男生对工科方面都应该有个比较感兴趣的种子吧”。他的思维一直比较跳跃且反应快,敢于挑战一些新的东西。高中的时候,他们学校就有个关于水火箭的研究性学习的小课题,朱延涛就报名参加了。他说当时在那个过程中玩得很开心,还根据运行的性态做了一份报告出来。



朱延涛内心一直觉得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虽然这句话都被说烂了,但道理却是实实在在的真。他喜欢一件事,就会努力去钻研去学习,去查阅很多的资料,缠着老师不停地询问,去做更深入的了解。这一点从高中到现在,朱延涛都没有变过。


也不是没有迷茫


也不是没有迷茫过。大一刚来的时候,走在路上,还带着些辛辣的阳光洒下来,轻微的虫鸣声和着夏风的声音,细细嗅去还能闻到空气中一丝甜腻的花香,一切都显得明朗而又美好,身边的同学们眼里都还是刚进大学的惊奇,朱延涛却对自己要做些什么也很困惑和彷徨。这条路要走到何方?路的尽头是什么?他不知道,他只能尽力走走看,至少不要原地呆着。




如今回忆起来领他走出那段日子,给他最大帮助的是娄保东老师。朱延涛说这是他在河海的启蒙老师,在他最迷茫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娄保东老师给了他一把钥匙,帮他推开了科研这道门,让他有这么一个平台去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除了老师的帮助,朱延涛自己也没少下工夫。他经常泡图书馆,校内的校外的有空都会去。他熟知他们专业的书籍在哪一架哪一列,他知道每一本书都在什么位置,当然,也几乎都看了一遍。


30多个小时不眠不休


第一次写关于光电空气取水器的专利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有次甚至连轴转了30多个小时没休息。实验室外的灯光熄了又起,光影不停转换,同学们来来回回,吵闹过后又归于平静。实验室的灯就这么开着,陪着朱延涛沉浸在他的科研世界里。他很累,三十多个小时不休息身体当然很辛苦,可是他有他的坚持。“你没有拼搏精神的话,你就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了。我想要的东西我就会去争取,会加倍努力的去获得。”




而这并不是仅有,做“挑战杯”的时候,为了让PPT能更美观,更能在评委面前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作品,朱延涛坐在电脑前不眠不休27小时不停地整改自己的PPT。鼠标的“哒哒”声在寂静的晚上催人欲睡,但不行,PPT还不够好,“PPT是最直接展现你作品的一点,文本上的东西可能会给(评委)更详细的作品介绍,但给评委印象最深的是PPT。”所以即使屏幕的光刺的眼睛发酸,心里快要崩溃,也要打起精神红着眼睛盯着页面一点点的修改。不能太花哨,也不能太死板,就这么一遍遍的试着。身体僵硬的不像是自己的,动一动仿佛就要散架“哇……那时候真的好累好辛苦,但是这是我选择的,我就会拼命想要做好,达到自己期望的一个高度。”




朱延涛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语气平和,只语速慢了一点,连动作也不怎么有,只间或推一下眼镜。好似这些辛苦都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倒显出一股子千帆过尽的云淡风轻来。


决定了就一定要做下去


“我觉得一个人最成功的事情就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他是这么说的,他也这么做了,结果好好坏坏,他全盘接受。好的时候自然是皆大欢喜,当问起结果不好撑不下去的时候会怎么做时,朱延涛想了一会儿回答道:“我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就睡一觉就好了。”沮丧的不行,但又不想夸大这份难过,只默默地爬上床,将自己埋入那柔软甜美的黑暗中,第二天同学们再见到的又是一个电量满格的朱延涛。不管能不能做成,结果好与坏,只要是自己决定了的,就一定要做下去,而且要“努力的去做!”




当问及有哪些失败的事的时候,他笑了笑,坦言道,失败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他这个人想事情比较透彻,失败这种东西对他而言,伤心个一天就过了,不会太在意这些东西。人永远不要活在过去,要往前看。就像他始终不觉得他自己现在有多成功多厉害,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他想着的是怎么把现在的事情做好,怎样为明天去争取,这才是他真实的想法。 


“第一次做项目难忘的事?嗯……同学发来个短信说老师点名了。”说完朱延涛自己又笑起来,细长的眼睛眯成一条线,嘴角向上牵动。但大部分时间,那幅度都不会太大,即使他在说着笑话。只有那眼睛含着笑意,在镜框后面安静的凝视着对话的人,面部显出一种沉静之感来。



第一次做项目也无非就是新人会犯的一点毛病,知识点不懂啦,理论实践对不上啦,不知道怎么处理突发情况啦等等,但是这也让朱延涛学到了很多。同时,他也很感谢在那过程之中与之一起奋斗的老师和小伙伴们,在不停的头脑风暴和交流中将问题迎刃而解,让他受益良多。只有不停的发现问题,不停的解决,才能有进步的空间。


当初一起合作的伙伴中有人保研到了东南大学,有人到了南京大学,其他几位小伙伴也都报送了河海大学研究生,大家都有了很好的归属。朱延涛为他们骄傲,也觉得开心当年曾与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共事过。“都说你身边朋友什么水平,也代表了你自己就是什么水平,有这样子的队友,我感到很荣幸,可以一起合作,解决问题,处理事情,我学到很多。”其实看起来像是很官方的回答,但朱延涛的眼神和表情都太过诚挚,你会相信他是真心实意的感谢有这么一群人出现过,与他们共事合作他很快乐。


所以朱延涛也更推崇团队合作,不仅仅是一些项目难度更大更繁琐,也是因为能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思想上的碰撞。


顺其自然做自己该做的事


“我不是一个学霸。”这句话朱延涛至少说了八遍。他大一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考研保研这些东西,只是专心做自己该做的事。基于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看到什么好玩的都会去尝试做一下,他认为人只有做自己想做的才是开心的,如果从一开始就想着考研而天天疯狂的刷高数做考研试卷,那会很累,而且很没意思。人生在世,最大不过“我乐意”嘛。他就这么顺其自然的走着,学生工作也没落下,“就像很多同学一样,我也参与了一些学生工作,这些都是在大学一种必要的尝试和了解吧。因为你会发现做过学生工作和没有做过的人,他对一些事物的认知是不同的。”




所以等到大三大家都烦工作和考研的时候,他才发现:“哎,好像我条件都符合哦。我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个事情,有东西就去做,做好了就下一个呗。”


被院士称为过家门而不入的人


在2014年第四届“海韵风华――感动河海十佳学生”颁奖典礼上,吴中如院士给“科技小狂人”朱延涛撰写的颁奖词上说道:“身为金陵人常过家门而不入,实验室里总有他忙碌的身影和沉静的思考···”



朱延涛对待生活是随着自己心意走的,但做起科研来却是严谨认真。不仅仅是把握总体大局,连一些细节部分也会再三的验证修改,力图做的最好。那些沉默的仪器彻夜的灯火“哒哒”作响的鼠标见证了这一切,见证了领奖台上风光无限的男生背后是怎样的努力刻苦。通宵达旦,夜以继日,总归努力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空留,奖杯和证书让一切变得有意义——“我的作品得到了认可!”




朱延涛是个很能平衡自己生活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很有“分寸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知道什么时间该去做。他不打游戏,但偶尔也会逛逛社交网络,和室友打打牌放松放松自己,他觉得人不能太累,有张有弛最好。但他的大部分时间还是贡献给了科研项目。“时间像海绵,挤一挤总会有的。一个优秀的人,你们不要怀疑他是怎么去把这些事情做下来的,而应该是去关心他怎么能把这些事情协调好,去完成。我觉得这点蛮重要的。别人总是说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精力去做,那只能说我压缩了自己的娱乐时间,把这部分时间切到了这里。”




“而且你怎么知道做那些事(科研)的时候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娱乐呢?”朱延涛顿了顿又说道。


朱延涛本科毕业后选择了继续硕博连读,说到未来,他也隐隐透出一丝不确定,五年的时间能改变太多的东西了,什么都不好早说。但是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出来,带来社会效益,那样是他所期望的理想状态。


    


现在,这位优秀的河海人入选了

“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

45号候选人:河海大学 朱延涛

你愿意为他投上一票吗?


戳阅读原文进行投票

(投票时间:2016年4月29日17点-5月6日17点)



文字:小海螺记者团 黄家云

编辑:小海螺记者团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