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信息,点击以上蓝色字关注我
在经历了一个以欧美为主导的西方艺术影响的时期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艺术迎来了全球性生产与流动的“全球境遇”。因此,舞台美术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现今,舞美设计的现代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靓丽的颜色要适可而止 过于艳丽是视觉垃圾
当今的舞台色彩在视觉上有着卓尔不群的个性,棱角分明,很有力度,酷炫的个性如刀锋一般划过消费者惯有的色彩视觉习惯。这似乎与时代特性有关,也是流行色诞生与流行的原因。
如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中,可以看到导演将艳丽的红、黄、绿、金运用到极致,飞天嫦娥色彩缤纷、通体透亮,将艳丽的蓝、红、绿、粉等数种中国传统民俗风的颜色搭配得十分协调;汉唐服饰也运用了粉色、橘黄色、橘红色、蓝色等华丽的色彩,加上精致的妆容,使舞者充满古典的韵味,又显得大气庄重;甚至在各国代表团入场仪式上,用参赛者脚印绘出的抽象画上也呈现出缤纷的色彩;红色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喜庆色彩,在奥运开幕喜庆的日子里,“鸟巢”到处弥漫着红色,红色的焰火,红色旗袍,红色的“祥云”火炬、红色的中国国旗。可以说,开幕式的文艺表演色彩斑斓、华丽,颜色营造的不同气氛是奥运会开幕式活力的源泉。
但是,靓丽、个性的色彩在应用中要适度,过度靓丽的颜色会过度刺激视觉,过于艳丽的颜色则有艳俗之感,是视觉垃圾。
根据各种要求与限制条件寻求对立中的统一
一个好产品首先要实用,其次是结构、形状。其各项功能的实现取决于结构设计,是针对内部结构、机械部分。设计者既要构想一系列关联零件实现各项功能,又要考虑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既要安全耐用、性能优良,又要易于制造、降低成本。所以说,结构设计师应具有全方位和多目标的空间想象力,并具有跨领域的协调整合能力,根据各种要求与限制条件寻求对立中的统一。
伦敦奥运会的火炬塔直径18.5m,由240根花茎组成,分别代表不同参加国。火炬塔复杂的核心在于:每根花茎长9m,一个定制的锥形钢管,末端有一个大小不同的定制花瓣,并拥有各自独立的控制器、信号和点火装置;还设置了一个LPG备份系统。这是让人愉快的设计,花瓣采取钣金方式手工打制,每个花瓣都雕刻了参赛国的名称,雕刻的字体都经过反复的研究,在欣赏结构之美的同时,也能留下美丽、独特的纪念。
拒绝现实生活的复制,要求更多的艺术加工和处理
纵观几千年的演艺史,各种演出形式不断更迭变换,而现代演出的形式趋向于多样化,不仅延续历史上使用过的各种形式,而且追求层出不穷的、标新立异的演出形式。对于形式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已成为一种流行。舞台已不再满足于现实生活的复制,而要求更多的艺术加工和处理,使每一个戏都有它特有的表现形式,对观众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舞台由形状、色彩、结构的关系形成形式特征,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诉诸于视知觉上产生感受和感染力,甚至引起心理反映,使舞台具有了形式感。在艺术创作中,一定的内容决定一定的形式。形式受内容制约,内容又必须通过形式来表达。而在一定条件下,形式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内容,甚至在创作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为何现在演出一味地追求舞台效果,约定俗成的“XX不足舞美补”。
舞台美术家的任务是要创造戏剧演出的外部形式,它不是图解,而是以剧本创造为基础的一种再创造,要在与导演和演员的合作中力图体现剧作的思想,创造与之相适应的富有表现力的形式。
越剧《唐琬》的舞台美术简约诗意。设计师刘杏林以化繁为简、白中着色为基调,选取了园林建筑中的典型元素——墙、瓦、门等作为舞台主体形象,艺术地再现了白墙里的“沈园”。他让舞台因为白墙,形成虚实之间的调剂,也形成新的人与景的视觉关系,白墙俨然成了繁复景致中的衬底,又像是隔断与俗世链接的象征,界定出超然的天地;更重要的是,大面积的白色不仅契合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主题,还因其本身的素洁基调给全剧增加了一份难得的雅。可以说,刘杏林的舞美设计为整部戏的风格和定位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舞台不是画面,而是空间
在舞台空间中描绘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穿插等关系,表现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三维空间里运行的舞台设备和演出器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通过时间运动的元素形成了四维空间,在有限的空间中延伸出更为无限的时空。在创造自由的、多维的舞台空间中,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空间处理有其独特的特征:对传统戏曲来说,舞台不是画面,而是空间。现代的舞台设计重点已由二维的画面转向三维的空间和四维的虚拟成像,空间扩展和视觉延伸可通过舞台上LED屏来体现,制造虚拟时空,将画面和表演充分地结合。
自从2004年中国第一个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一炮打响之后,各地大型实景演出纷纷上演,如福建的《印象·大红袍》、内蒙古的《天骄·成吉思汗》、浙江的《印象·西湖》、江西的《印象·井冈山》、四川的《道解·都江堰》、《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等,这些演出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地形特点,将演出环境通过不同层次、位置的实景和演区多空间分布,充分将表演空间丰富化、舞台空间感最大化。另外,灯光的表现也有助于空间感的塑造。央视的《天天把歌唱》荣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第九届电视美术灯光设计工程奖(演播室类)一等奖。其在有限的演播厅空间中,通过灯光的巧妙设计和变化将背景空间最大化地延伸,让观众感到很有纵深感。
高科技的机械美学
演艺活动中展现的声、光、电、烟、水、雾、火,无不依赖不断创新的舞台机械、材料、器具、光源、多媒体电脑控制设备、维亚、飞猫索道摄像系统等的大量运用,以及跨领域技术的融合。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极大地增强了演艺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力。大型演艺活动,高科技手段的介入,大大改变了观众常规欣赏习惯,拓展了美术展示的空间,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
近两年央视春晚的数控LED升降舞台,通过精确的数控使每个单元块和演员的表演达到默契的配合和互动,通过迅速而多变的组合,时而呈现高山、时而长城、时而小桥,还可以化身为景片和道具,充分展示了变换的动作和表演空间。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央视春晚和元旦晚会中除了一如既往采用升降屏幕外,还增加了数字水幕系统,通过激光束投射在水膜上产生各种形象,以及通过喷头出水的压强变化产生跟随音乐的律动和节奏变化的水流。
在舞美设计中,科技感就是以突出领先技术为特征的设计风格,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高科技的机械美学风格,以精确性、功能性为突出特点。
虚拟植入技术
虚拟植入技术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在摄像机景别变化的同时与虚拟三维场景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
在2013年央视春晚中,现场有3台摄像机采用了虚拟植入技术处理,将摄像机跟踪技术和三维图像实时渲染技术结合一起,在实景场景中植入虚拟景象,并保持摄像机运动过程中正确的透视关系。现在各大电视台纷纷开始在节目制作中引入虚拟植入技术,以此来博得观众的眼球,使节目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演播技术的运用已从数字特技、虚拟场景、在线包装进入虚拟植入阶段。虚拟植入技术广泛应用于新闻、财经、综艺类和比较热门的相亲类、模仿秀类栏目。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电视屏幕上会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各种新奇的虚幻的虚拟植入效果。
掌握材料动向和材料特性,充分发挥材料的不同特性
质,是指产品由表及里的材质、质地。感,是指感觉、感情及感官反映,即人的主观感情与感情色彩。人们不仅能够通过感觉系统接受材质表面的刺激信息,做出主观的心理属性反映,如丝滑、柔软、坚硬、寒冷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不断出现,无限扩大了产品造型设计的可能,相应的制作加工工艺也随之不断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要与时俱进,掌握材料动向和材料特性,充分发挥材料的不同特性,提高设计质量。
从材料种类上可分为:金属材料、合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通过对材料的半加工或深加工甚至直接原材料呈现,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舞美设计David Rockwell,采用无数银白、青黄、青绿色的施华洛世奇水晶片等金属和反光材料串成倒“U”型幕帘,唤起了人们既古典又现代的感受。
视觉互动与行为互动
观演互动主要是指戏剧表演过程中,观众和演员之间互相产生影响的关系,有两个层面,一是观演的视觉互动,另一是行为互动。视觉互动方面,2013年央视春晚采用3D全息影像技术,将虚拟演播间背景和转播中前景植入影像,虚幻的景物和真实的表演巧妙地融为一体,视觉空间和表演空间变得无限大。
CCTV5《豪门盛宴》在解读2010年世界杯时,节目现场展示了虚拟技术合成的3D南非世界杯各个球场,而且可以随着镜头的变化发生视角和纵深的变化。这种技术在国外称之为AR(Augmented Reality),国内称为增强现实,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的延伸,是在现实场景中叠加虚拟的对象,并加上一些交互。交互性才是虚拟现实技术重要的功能和目的。
行为互动方面,2013年央视春晚采用了T形台的舞台结构,将演出空间伸向观众席,使观众能更好地参与其中。互动感应投影系统是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投影显示技术来营造一种奇幻动感的交互体验,系统可在脚下产生各种特效影像,包括水波纹、翻转、碰撞、擦除、避让、跟随等表现形式;捕捉设备(感应器)对目标影像(如参与者)进行捕捉拍摄,然后由影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从而产生被捕捉物体的动作,该动作数据结合实时影像互动系统,使参与者与屏幕之间产生紧密结合的互动效果,让人进入一种虚实融合、亦真亦幻的全新互动体验。互动投影系统提供了一种轻松沟通的方式,强调参与者置身于虚拟影像的世界中,并且与虚拟世界之间有直接体验的互动。而这些方式颠覆了鼠标、键盘、游戏控制杆等传统控制方法,是一种革命性的互动方式。
运用减法,达到艺术形式的简洁明快和艺术抽象
风格是对艺术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反映,反映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与由作品的题材、体裁以及社会、时代等历史条件决定的客观特征。当今的现代感就是运用减法,达到艺术形式的简洁明快和艺术抽象。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是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设计风格——简洁明快的简约主义。而现代人在这日趋繁忙的生活中,快节奏、高频率、满负荷,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亟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以简约之风体现英国味,演绎了一个工业摇滚风格的戏剧形式,让观众领略到英国的魅力。其工业革命段落更是广场艺术的经典,以工业摇滚风格定位演出基调和元素,五环钢花、烟囱耸立、舞台地面、山顶树木、古典水车、火炬塔点燃等实物、物效和声光电结合得相当完美;在表现形式上,对伦敦碗这座体育场的空间进行精心设计,采用了简约的写实方法,讲究戏剧性的质感。
添加“新兴元素”,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审美需求
现代舞台设计的元素变得更加综合、互动、多变,不同元素的融入使得舞台丰富多彩。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从一个俄罗斯小姑娘柳波弗的梦境开始,用字母顺序历数俄罗斯悠久的历史和做出卓越贡献的名人,包括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俄罗斯人,叶卡捷琳娜女皇,1975年动画片的主角小刺猬,陆科夫斯基,谷物收割机,俄罗斯帝国和他的缔造者彼得大帝,柴可夫斯基,抽象主义鼻祖康定斯基,门捷列夫,还有芭蕾舞进入黄金时代的意象,托尔斯泰;最后以“俄罗斯”结尾,场馆上方绽放的焰火让整个开幕式进入高潮。在开幕式上,田园和仙境般的画面设计给人印象深刻,各种建筑构成的童话世界城堡,气球从天而降,富有俄罗斯建筑风格将人们带入美好的天地;三套马车、战船、航天、工业等丰富多彩的元素充分展示了“俄罗斯之梦”。舞台艺术通过各种新兴元素形式得到更为丰富的体现,为人所津津乐道,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好奇心和审美需求,这才是舞台魅力所在。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中国现代舞台美术是民族戏剧综合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民族文化的延续性,而且更体现了创造性。随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发展与演变,以“虚拟性”的自由舞台空间,“程式性”的场面布局和切末的运用,形成了装饰的外观、写意的神韵、民俗画的形式、文人画的意蕴的表现魅力。当然任何种类的文化艺术都要受到时代变迁、多民族融合、人文社会精神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舞台美术的样式也同样受到剧种、观念、流派以及观众审美心理、舞台物质条件的影响与制约。何况戏剧综合艺术又是多学科知识的有机组合,呈现出丰富的式样、多姿多彩的景象,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演绎得淋漓尽致,细数各种文化符号:日晷、古缶、书画、造纸术、活字印刷、卷轴画等。这些民族文化符号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荡气回肠,可以说最炫的是民族风。通过奥运会可以看出,民族文化就是在国际舞台上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在整合和包容古今中外文化的同时,凸显民族特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通过重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用民族的方式表达本国的价值内核,更易被大众所接受。
(来源:盛麦传媒,由艾维网编辑发布。)
——推荐阅读——
别人家的“任性”年会!这舞美,腾讯公司绝对不将就
中国演出行业舞美(台)工程技术人员资质考评标准(上)
一生一定要去看的演唱会 光是音响灯光已值回票价
玩了那么久的舞台灯光,你知道它的鼻祖是谁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