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你们告白了吗
看过太多类似的狗粮推文
你们
是否想换换口味呢
2.15
小编将给大家带来一篇
不一样的
深情告白
.....
大家好,我叫张跃宇,来自汽服141班,很幸运加入方程式车队
大家好,我叫张跃宇,来自汽服141班,是转向组的一名队员
大家好,我叫张跃宇,来自汽服141班,是2017赛季方程式车队的队长
“庆思,把自行车借我用一下,我最后一节高数课逃课,替我点名”,我蹬上庆思在二手市场150块收的自行车疯狂地奔向一个方程式车队的招新摆点处,就这样我成为最后一个交报名表的人,差一点就没赶上。面试那天学长问了两个问题,“你为什么加入转向组?”“你对转向系统了解吗?”,我用两个“不知道”完成所有回答。后来才知道学长们一致认为这“孩子”够“诚实”,就这样慌慌张张,匆匆忙忙成了车队里的新队员。新队员见面之后,我拿出所有积蓄2900块像买白菜一样买了一台电脑,因为对电脑一无所知,也因为兴奋。之后我成为实验室里的积极分子,最开始学的UG、CAXA,意识中一个建模一个画图,当时似乎还有个adams,没想到这个是我车队后来生活中最多应用的软件,其实当时什么理论都不懂,什么为什么也不知道,都是机械地学,看着视频一步一步点鼠标,有时候有点软件嗅觉,糊里糊涂也能勉强建个模型,大大的实验室是最开始的幸福,每个人都有个座位可以用。
15赛季留下的记忆是第一个暑假热炸了的加工期,广西的夏天热得感人,那段时间为了给学长留下表现积极的印象,我能做的就是跑加工,开着B哥借给我用的电动车往返于九头山和实验室之间,那时候晒成了非洲人。整个暑假无聊的成本报告制作和加工装配让我对机械部分了解得十分全面,在工艺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5赛季没能参加比赛是最大的遗憾,当时的确有很大的想法想要退队,后来想想没有选择退队的原因,第一个是感情,第二个是热情。放不下了解我的人对我的期待,放不下对速度和激情的热爱,还有我得证明自己。那年冬天回家,刚好在我走出火车站门口时下起大雪,虽然一天零一夜的路途很疲惫,但我仍然瞪着眼睛想走回家,想看看这城市在我离开一年后有什么变化,凌晨四点黄色灯光下飘着大雪的赤峰让我永生难忘。
16赛季我决定留下来,也更清楚自己的目标,当时关于赛车调校是车队的一大空白,对于喜欢做这方面的我找准了自己的定位,那时候想以一己之力把赛车提升到另一个水平,是一个天真简单的想法,但当时给了自己极大的动力,整个赛季都在疯狂恶补关于赛车调校方面的知识, 车手训练也更倾向感受车子的动态。这个赛季电车刚下地跑动大概在凌晨三点左右,我和韦琪正在给油车制动排液,研究这为什么就不能抱死的制动,忽然听见外面电车启动的声音,韦琪和我像猴子一样一边跑一边跳一边嗷嗷叫地冲出去看电车,老莫看见我俩,赶紧嘘、嘘、嘘,小声一点啊,我俩赶紧从猴子变成了人。大概我所经历的新车下地总是高兴成这样。这个赛季凌晨一点在实验室小房间苦练模拟器是我最专注最安静的时候,就好像坐在赛车驾驶舱里一样安静到什么都听不见,只有车只有我。在这个赛季40号赛车获得了总成绩第十四名让我着实感到意外,最炫赛车奖对美健来说更是一种肯定,对车身组来说意义不凡。拖着设计参数混乱的底盘和轴荷比出错的总布置,再加上半路三缸工作的发动机,这个成绩一方面是幸运,另一方面反应了国赛的水平和国内车队梯队之间距离的加大。E25号赛车因为车检未能顺利完赛,其实当时在我看来这都不是坏事,我希望更多的的队员清醒的认识自己,而不是像一个外行人一样,看见造出了一辆赛车外形的车就感觉牛逼轰轰。我永远觉得设计决定水平,比赛只不过是一种展示,当然谁能更好地展示和发挥即是竞赛过程中的赢家。
17赛季我正式成为队长,那天晚上没有因为压力大感到无助,更没有欣喜,平静地准备之前所有的积累,迎接着终于等到的爆发时刻。 只不过培琳离开让我感到意外,我知道他在想什么,却不知道怎样说服他回来。我曾想象过在17赛季和他一起站在颁奖台上的情景,可这一切都随着他递给我退队申请的时候结束,他和我一样都为车队的发展画了一张蓝图,他的却不能实现,最终选择离开,把希望寄托给我。赛季前期得到车号的时候,我们的油车是46号,电车是27号,对我来说这两个号码早就是传奇,我最喜欢的两位MOTOGP车手Valentino Rossi和Casey Stoner就是这两个号码,所以这个赛季我用两位伟大车手的名字给赛车命名,是对传奇的赞颂,更是对伟大的向往。对我来说整个赛季就没有顺利的时候,好像每时每刻都在克服困难,那时候我经常凌晨两点多走在从实验室回宿舍的路上,虽然感觉压力巨大,但总是信心百倍,然后对自己说一句“You can do it”。总感觉自己的积累足够充分,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等着我。比赛结束后在准备离开P房的时候我想和赛车在赛场上留下最后合影,之后在我真正准备离开他的时候我终于没忍住,哭成了像离开家的小孩子,我深知作为队长当时我不应该影响队员完成比赛以后的高兴心情。我终于重新认识了一次自己,当初我一直以为两年前我选择留队是因为高扬对我的器重,老罗对我的期待,因为是一同进队的兄弟。在我哭的时候我终于明白,其实都不是,都是因为我对赛车的热爱胜过了一切。在刚刚结束比赛时,E27号意外的获得季军,全队上下都为之振奋,我也为此高兴,毕竟幸运的事落到谁头上谁都会高兴,但我也更知道我们连电机控制还处于一片空白很难称得上是所有电车队里的季军,相对于此我更喜欢无冕之王。46号对我来说是个失败和遗憾,他本该有实力站在高速避障前几名这个绝佳的舞台上去证明自己的实力,只是因为稳定性问题勉强完成比赛,究其原因表面看是我们在有限元分析方面出了问题(包括传动部件损坏),其深层次问题则出在设计上,对完整的设计流程理解还是一片模糊。
其实17赛季比赛最终能够顺利举办,并且取得圆满成功,是最为值得庆幸的一件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顶住了极大的压力,真该为组委会点赞,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车检的速度,以及完成比赛车队的数量都有较大提升,整个竞赛过程显得极为有序。庆幸之余更为航V车队的三位队员感到惋惜,希望他们一路走好,愿天堂仍然有速度与激情。
就个人观察FSC自举办以来的发展,大多数车队水平都是稳中有升,只不过遗憾的是这部分车队上升速度极为缓慢,反而前面车队的进步速度非常之快,这就使得梯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其原因我举一例子说明。每个赛季比赛我都会窥探各个车队的底盘设计和调校方法,光从设计上看,大多数情况下看看有没有一根“精致”刚度的ARB就基本能判断这车的动态表现,关于底盘调校方法也都秉承着脉脉相传的调校口诀,至于为什么,很少有明白的,更大的弊端是脉脉相传的调校经验大多是前后的侧偏刚度匹配,很少有通过改变caster、toe、damper等等一些其他参数来深度挖掘赛车在稳态和瞬态的极限。我也经常问自己队员“Hey,那个什么什么参数为什么取这么多啊?”我得到的回答通常都是——那个某某(牛逼车队)车队也取这么多,我通常大骂“人家算过,你算过吗?、、、、、、”
赛车运动在国内是个穷烧钱的活儿,但FSC应该算是最幸福的,大多数车队都拥有至少够用的资金支持,缺少的只是专业车队的管理和更深层次的技术研发。希望每一个Fsaer都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不忘初心,为我国赛车运动发展和汽车工业水平的提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感谢我在这过程中遇到的所有人,希望广西科技大学方程式车队在新的五年中再创佳绩。
(文后欢乐时光)
这是我
我大哥这个动作大概大概贯穿了半个16赛季
提前去练车的疲惫
乱成一团的办公位和培琳送给我的帽子
最爱的滑胎大师Casey Stoner
最爱的MOTOGP车手Valentino Rossi
林辉是车队里空气动力学的奠基人
剑福的MOTO
涛哥神秘微笑
暑假练车过程中的last lap
和46号在赛道上的合影
泰成帮我拍的练模拟照
最后一次在柳东练车合影
怎么样
是不是眼前一亮
成功
属于有梦想
以及肯付出的人
......
新年即将到来
祝大家新年快乐
开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