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鼠标价格社区

3.5亿年收入的莫干山民宿,10亿年收入的袁家村,看乡建的新模式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年营收3.5亿元小镇民宿、10亿元小吃街、1.5亿元淘宝村:三大样本告诉你乡村再造的财富趋势!

乡村再造不仅是乡愁,

莫干山民宿

如何做到年营收3.5亿元?


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莫干山镇,距上海大约两个小时车程,翠竹山坞间,民宿产业星罗棋布。

 

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2015年,莫干山镇的精品民宿有近百家,实现直接营业收入3.5亿元。当地民宿动辄千元一晚的价格俨然成为了标配,有些甚至达到三四千元一晚,旺季的时候还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

 

与如今的火热相比,十多年前,莫干山镇却是另一副模样。虽然莫干山风景名胜区在其境内,但当地却没有享受到多少旅游经济带来的好处。作为水源保护地,莫干山地区所有产生污染的产业都被清退,除了小农耕作和零星的农家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2004年,南非商人高天成(Grant Horsfield)在游玩时发现,莫干山乡间的宁静非常适合都市人休闲度假,但档次偏低的农家乐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高天成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便在一个村里租下六间破败不堪的老房子,通过精心设计,改造成「洋家乐」。

 

高天成认为莫干山的农舍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浑然一体,通过旧物利用和空间设计,就能满足中高端人群的休闲度假需求。之后,他又相继租用老屋,打造了「裸心乡」等一干既有设计美感,又保留了乡土元素的精品民宿,吸引了很多游客入住。

 

高天成的试验,为莫干山开启了一个新的产业,许多投资者纷纷效仿,在此打造精品民宿,曾经被空置或遗弃的破败老宅,重新焕发了生机。而近年来在中高端消费群体中兴起的「逆城市化」生活方式,则让越来越多的人拥进莫干山。

 

在民宿产业的带动下,莫干山农房的租金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上涨。而当地村民除了房租收入,有的还在民宿做起了服务员。此外,村民栽种的蔬菜和水果,每年都会以略微高出市场的价格供应给民宿。

 

在整个民宿产业发展中,当地政府也一直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德清县政府认定精品民宿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旧屋改造上给予了相对宽松的政策。2015年五月,德清县发布全国首部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有规划地引导民宿差异化发展,并通过成立莫干山民宿学院,为从业者提供专业化的民宿课程培训。

 

投资者、村民、当地政府,多方要素的有效组合,使莫干山民宿成为乡村创新发展的出色范本。2016年10月,莫干山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因地制宜盘活「空心村」

靠民俗特色,年营收超10亿元

「说村不是村,有院没有人,说地不是地,草有半人深。」这是中国「空心村」现象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加上很多地方农村规划滞后,住房和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形成了许多经济凋敝的「空心村」。

 

拯救乡村,重新赋予乡村经济活力,迫在眉睫。因此,许多地区在传统农业之外,试图通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方式盘活农村经济。这当中,不乏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

 


陕西礼泉袁家村,没有名胜古迹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但却通过打造民俗小吃一条街,每年吸引游客300万,年营收超过10亿元。从十年前青壮年全部外出打工的空心村,变成乡村旅游「模范村」,袁家村的成功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袁家村因地制宜,主打「关中印象体验地」,让游客体验地道的关中美食和民俗;

 

二是袁家村动员「全民创业」,把所有人的利益都绑到一个产业链上,形成餐饮、住宿规模,同时通过合作社的方式,把优势项目进行股份化管理,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三是通过旅游,带动传统农业生产,提高农特产品议价能力。

 

相比袁家村模式的成功,许多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一些地方发展乡村旅游不考虑客观实际,认为「是乡村就能发展乡村旅游」,对投资开发项目不作科学论证和规划,忽视交通、食宿、民俗文化、产业结构、原住民利益等重要因素,最终导致投资项目没有成为财富反而变成包袱。

 

因此,通过旅游盘活乡村经济,一定要因地制宜,与当地自然、文化资源以及产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

「淘宝村」成为电商新势力

带着新逻辑,整合农业优势专业村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乡村商业生态在尝试互联网的同时,一些原有的业态不可避免地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群体。

 

如果没有「北山狼」,浙江丽水北山村的村民们至今还在各地卖烧饼。如今,当地村民放下烧饼担子,拿起了键盘和鼠标,做起了户外用品生意。

 

这个变化,绕不开电商。2006年,「烧饼郎」吕振鸿在村里开了第一家网店,并创立户外品牌「北山狼」,带动全村乡亲一起加入电商队伍,其中90%成为了「北山狼」的分销商。

 

 「北山狼」公司采取自主品牌+生产外包+网上分销模式,生产供应链在外地,北山村农民网店扮演品牌运营、销售的角色。2015年,这个800户人家的村庄,网店超过300家,衍生出了十多个户外用品名牌,电商全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淘宝上30%的户外睡袋出自这里。

 

一个毫无户外用品产业基础及供应链背景的小山村,却成了国内户外用品的网络集散地。北山村的模式对于没有特色产业的农村来说,是一条值得借鉴的发展之路。

 

截至2016年八月,全国形成集聚效应和和交易规模的「淘宝村」数量达到1311个,许多农户和返乡青年通过电商致富。

 

「淘宝村」呈现「井喷」之势,既表明了传统乡村社会寻求变迁的内生性动力,又意味着互联网技术正在重构乡村的经济社会结构。


它们不完全依赖自身的资源优势,而是通过电商载体来重组乡村经济和社会组织形态,并打破了乡村传统较为封闭的生产组织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跨区域性和跨产业性。

 

当前,绝大多数「淘宝村」销售的主营产品都是非农产品,真正依托农业产业发展成为「淘宝村」的案例并不多见。而全国有特色农业优势的「一村一品」专业村超过五万个,借助互联网平台,这些村庄有着巨大的产业整合潜力。

村庄场景革命如火如荼

多方联动,争得消费升级「头彩」


文创进乡村,是实现乡村改造的另一条路径,其意义在于通过场景再造,在乡村形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在这方面,拥有大量古村落资源的福建省,做了大量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一是引导和培育当地居民参与。如屏南双溪漈下古村,引进艺术教育团队在当地推行「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艺术教学活动,短短八个月就把30位村民培养成「画家」。

 

二是实施差异化文创运作模式。龙岩培田村通过举办春耕节、培养民间技艺传承人、建立特色工坊等方式,传承染织、剪纸、山歌童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活着」的古村落 。

 

三是产业融合发展。南安观山村推出「游古大厝,品有机茶,吃农家菜,住番仔楼」活动,将乡村旅游与有机农业、经济林种植、餐饮住宿等不同业态形式相结合。

 

四是打造上下延伸的文创产业链。仙游坝下村拥有三万名能工巧匠和600家工艺企业,形成一条由工艺师、雕刻工、木材商、经销商、工艺产品等组成的产业链。

 

文创的价值在于为乡村赋予「场景」,而这些「场景」是可以消费和产品化的。文创进乡村,发掘与开发乡村的历史传统、建筑形制、传统产业文化等资源,打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创产品,既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形式,也可以给乡村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积极培育和鼓励当地组织、民间力量成为乡土文化创新的主体,从而形成乡村居民、规划团队、民间组织、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网络。同时,乡土文化与文化创意的融合要根植于当地,把传统文化与乡村营造、乡村产业相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经济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

一场专为政府和企业家“解决问题”的盛会

如果你打算或正在做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千万不要盲目!!盲目瞎干只会把项目带向死亡。




【峰会时间】201877-9【3天2夜、第三天考察仅限贵宾】

【峰会地点】中国-杭州

【参会对象】 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2、房地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高管团队;3、旅游开发、特色小镇、休闲农业、农庄民宿、养生养老、投资机构等企业高管;4、策划规划、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等单位中高层负责人(300人)

【峰会特色】国内顶级智库专家解读+经典案例分析+项目研讨+标杆项目实地考察(项目一:安吉鲁家村——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项目二:安吉余村—大大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美丽乡村+项目孵化+高端人脉对接

【报名电话】18301107925 王老师(微信同手机号)






峰会内容


新机遇,新挑战,新布局,先战略的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特色小镇这个重要抓手实现战略?

政府和企业如何有效规避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风险,防止出现新的政府和企业债务风险?

没有产业支撑,特色小镇就是无根之木,特色小镇如何融合产业?融合哪些产业才能更好发展?

如何获取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的扶持基金?

特色小镇离不开地产开发、又不能完全地产化、如何避免其中的矛盾?

如何做好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和运营?

如何打造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有持续流量、持续现金流的盈利模式?

新时代消费业态下、文化、科技如何更好融合引爆万亿级的市场?

如何从5个纬度来设计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中的产业?

如何发掘、提炼当地特色的IP、通过IP打造、引爆市场?

展位、赞助、论坛
往届现场精彩回顾 

如何参会


1、电话咨询:

王老师:18301107925(手机号即微信号)添加好友请备注“报名峰会”

备注: 本峰会仅限相关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级别参加,有一定费用,请知悉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