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Best Game
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我知道是16年发布的,但爱它就要强行17年
堆砌数值的游戏后期确实枯燥,休闲党也不爱DarkZone的尔虞我诈,但完美的UI和末日氛围实在太过令人惊艳,哪怕只当一款沙盘漫步游戏也值回票价。
除了游戏本身,UB的几个周边也颇有深度,甚至搭建了一个完全基于真实数据的病毒爆发模拟器(http://collapse-thedivisiongame.ubi.com/en/#),可以估算你所在城市如果遭遇致命传播性病毒袭击几天后会完全崩溃,效果惊艳,完全达到可视化网站标杆式水准,试了试坡县大概可以坚持3天;下面则是本末日求生指南实体书,末日里什么最重要?水,哪怕是马桶里的水,嗯。
不过最令人震撼的还是游戏传递的信息,我们的社会确实太过脆弱了,一次借助黑五的病毒大传播,就足以在一周内摧毁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没生在美帝的末日地堡患者太不幸福
WE LIVE IN A FRAGILE AND COMPLEX WORLD of interdependent systems we rely on every day - power, transport, banking, hospitals, communications. When one fails, others follow, creating a deadly domino effect that can cripple society in a matter of days.
How long will it take for your city and the world to collapse?
推荐配套读物: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我一般读不进纪实文学,普遍比较枯燥乏味,然而这本书绝对不同,或许它根本就该被归类为恐怖文学。
惜败选手:
Wolfenstein II: The New Colossus
10个小时的完美演出,柴油朋克和德棍必入,谁说外国人不爱手撕鬼子题材?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
不完美但纤细精致的画面,这是个庞大到难以遍历、细致到就算你打了上百小时,仍然有数不清的秘密未曾发掘的世界。
02 Best Website
[OFFLINE] - 离线杂志
https://the-offline.com
年初通过某乎无意接触到的在线刊物,从阅读第一篇文章到掏钱入坑为年费用户,大概用了30min,几个月后,它倒闭了
但我个人心中的最佳依然还是它,为了它作为先行者的那份勇气和远见。
这个杂志的名字很奇怪而且不吉利,离线(大约也是为了向前辈《连线》致敬),内容上也很任性,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它却对抗性的试图为一群永远在线的家伙们提供一种仿佛掉线的、深度的、沉浸式的阅读可能性,每周为订阅者推送一次 3 万字以上的深度长文,探讨的内容始终是关于科技背后的文化,或者也可以略装逼的形容为:关于科技的哲学思考。
当然了,就像大多数哲学家一样,这个装逼失败了,很遗憾,在名为内容产业的行业里,营销人才远比写作者更有竞争力和价值,这年头唯一能吸引很多人读完的长篇报道大约只有喜欢创造新名词的投研报告,至于面向普通读者的产品,吸引100w人5秒钟的注意力能带来的商业效益远远大于吸引1k人50分钟,内核的闪光不能掩饰其商业运作的失败,不过离线的主创们还好,没沦落到怪这届读者不行的地步,只是傲娇的将停刊形容为“我们的阅读实验中断了,但未完”
最后,希望离线的这股Meme不灭,在某个未来,重新进化。
惜败选手:
机核网
https://www.g-cores.com/
和离线一样,机核也是2017的惊喜之一,最早只是听网易电台偶尔推送的节目,听了几集关于Lovecraft和Neil Gaiman的节目后逐渐深度入坑。如果非要说机核相比离线的缺点的话,大概就是,它没嗝屁还活蹦乱跳的吧
作为一个以游戏为核心内容的网站,机核的逼格确实看似低多了,但其魅力却丝毫不差而且愈发生机勃勃,在短文、新闻、广告、花边热点的包装下,机核网对游戏背后蕴含的那些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资料收集汇总,吸引了众多对 “学了没用不能买菜” 的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和听众,可以说寻找到了一个商业和内容不错的平衡点。
网上有评论说的好:机核人,是一批有理想的人,是一批纯粹的人,是一批保留可爱低级趣味的人,是一批有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的人。
03 Best Book
《娱乐至死》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尼尔 · 波兹曼
买书如山倒,图书若抽丝。这书堆积在“在读”清单下很久很久,终于在一次航班上一口气看完了。
很多人都看过奥威尔的《1984》,这本书可以说是1984的异卵双胞胎,它们如此的相似,却又到处都是不同,如果只能贴一个标签的话,它们都是一本“预言”书。
有人形容《娱乐至死》 = 《1984》+《美丽新世界》(奥尔德斯 • 赫胥黎),那么我们就看看二者的对比好了,1分钟就可以让你了解这三本书,多么完美,还不用交会员费
不做书评,但大多数人或许都和我一样,读完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那些看似粗暴无逻辑的限娱令,其实并没有我们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
惜败选手: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书:集异璧之大成》
抱歉我可能还需要再读一遍才能看明白...
04 Best Movie
John Wick: Chapter Two
完满诠释“能动手就别BB”,永远的The One。什么你还没看?别刷手机了快去下载,记得先看Chapter One。
惜败选手:
Blade Runner 2049
缺点还是很明显的,比如全程无尿点但是我有啊!另外Rachel戏份为啥这么少!
05 Best Investment
Cryptocurrency
这玩意彻底令你理解“仿佛错过一个亿”这句话的荒诞与真实。
惜败选手:
没。
06 Best Anime
血界戦線 & BEYOND
抛弃了前作略显苍白的主线,直接把‘日常’支线做大做强,更洗练随性的风格才最适合展现这座把克苏鲁文化、Cyberpunk、宗教异能、Gangsta Rap、Blues一锅端超级大杂烩魔都的迷之魅力。
魍魉魑魅,众生日常。
惜败选手: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夜は短し歩けよ乙女
汤浅政明和森见登美彦简直天生绝配,短短90分钟,天马行空的创业和作画满足你对魔都平安京夜生活的一切幻想,虽然节奏略快而且如果没看过四叠半会较难入戏,但古书市场、话剧终幕和脑内辩驳的场景依然是我心中的年度最美!
舞动青春 ボールルームへようこそ
Production IG 延续了 Yuri on Ice 里的一流作画,动作流畅、干净、淋漓,而且选材更加冷门,居然是...交谊舞?也算科普片了,缺点就是相比Yuri的珠玉在前,本片甚至没有几段完整的舞蹈可看,还是有点遗憾的。
小魔女学园 リトルウィッチアカデミア
略微恶俗的题材却拍出了奇特的新意,演出作画尤其精彩,颇有天元突破和Kill La Kill的风采(没细究缘由?)。但女主实在是...这年头弱智人设真的已经吃不开了啊
07 Best Gadget
Logitech G903+POWERPLAY套装
简而言之,这货的鼠标垫是个巨型无形充电板,配套专门的无线鼠标使用可实现7*24h续航,边用边充不用也充,堪比用爱发电。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无线充电装置是非常鸡肋的工业设计,根本没有应用场景,毕竟你插着充电线用手机都比放在那傻兮兮的充电底座上方便,非要无线充电简直多此一举。但这货的问世又一次让我觉得科技令生活更温暖了:
第一,无线鼠标确实是比有线鼠标舒服,这个不争论;
第二,游戏无线鼠标不同办公鼠标,因为功率太大,一直没能解决2天甚至1天一充这个痛苦的设计,导致很多时候大家花了无线鼠标的钱却依然在当有线鼠标用,对,说的就是你灯厂蛇,LanceHead这USB大尾巴我就没拔下来过几次,有人要二手嘛,99成新童叟无欺
而罗技这套则彻底解决了这个痛点!妈妈以后再也不担心我鼠标没电了!
说了这么多废话,那这个鼠标能让我变得牛逼嘛?...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我就严肃认真的回答你!
不能。
这只是个鼠标而已啊!不能把天线宝宝进化成钢铁侠啊!老夫该落地成盒照样落地成盒绝不含糊!
那购买的价值在哪呢?大概和买包包一个原理,嗯。
惜败选手:
EVGA 1080 Ti
不知道是不是非公版的原因,这货对TensorFlow支持非常不好(想用来跑DL模型的童鞋我还是推荐买多几块1080就可好...),安装极其费劲,否则第一就给你了!毕竟贵...
其实今年还入了不少有力的种子对手,ipad pro,iphone X,Sony WI-1000X,Samsung Gear S3...但是我很懒就不比较了
08 Best EXP
Machine Learning & Deep Learning
前面写了不少不正经的,最后就写一个正经的东西吧
也算参加了两次比赛,两次5%,可惜没一个能制霸的,期望明年能在NLP方面有所突破吧,哈哈哈~
最后
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太多太多美好有趣的东西,大家一定要继续健康下去,探索下去,思考下去,娱乐下去。
各位2018年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