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鼠标价格社区

晶彩光电给您拜年啦!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大年初一拜个年,风调雨顺平安年,吉祥如意健康年,财源广进发财年,美梦成真成功年,五谷丰登丰收年,祝君美美满满幸福年!

一拜全家好;二拜困难少;三拜烦恼消;四拜不变老;五拜儿女孝;六拜幸福绕;七拜忧愁抛;八拜收入高;九拜平安罩;十拜乐逍遥!

春节快乐

狗年,中国十二生肖年份之一,来源出自十二生肖当中排名十一的动物——狗。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2的年份。狗在十二地支中以‘戌’为代表,在一年中戌月是九月,是个收藏的季节,此时山野一片凋落寂寞,是个入冬之前的景色。方向是西北偏西,属干宫。在一日中,戌时指下午七时至九时,正是黑夜扩散,华灯初上时分。


拜年小知识

     

一、中国人为何拜年?

关于国人为何拜年、拜年习俗从何而来,传说是人们为了避开腊月三十晚上觅食的年兽,躲到初一早晨才出门。

这一天,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他们健康长寿。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互相说些吉利话,邻居或亲朋好友则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二、古代中国人怎样拜年?

(一)传统拜年方式:磕头行礼、登门拜年

唐代人最早用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唐代以来便有在春节时走亲访友、向长辈拜年的习俗。曾几何时,人们习惯于在大年初一的早晨遍访亲友,互致问候,还要向家族中的长辈磕头行礼。

(二)飞帖、名谒拜年

宋代人最早用,现代人演变为互寄贺年卡 宋代时发展出一种新的拜年方式,即互投“飞帖”拜年。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明代人们以互投“名谒”代替拜年,“名谒”也即现今贺年卡的起源。

如今,亲朋好友间春节互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尤其在80-90年代成为流行一时的祝福方式。

(三)挨家敲门拜年

三、传统拜年怎么个拜法?

一是叩拜,即跪拜磕头:现在在一些农村地区,晚辈给长辈,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还行这种礼仪。

二是躬身作揖:作揖的姿势是先双手抱拳前举。这抱拳可不能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凶拜”。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或下级向上级拜年时所用。

三是抱拳拱手: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一般男子是以左手抱右手(女子则相反),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这种礼仪多见于平辈间的拜年。

四是万福:古代妇女礼仪的一种,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侧腰肋间,上下微晃数下,双膝微微下蹲,有时,边行礼边口称“万福”。当代已经鲜有袭用。

五是鞠躬:现代通用礼仪,用于拜年,多在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亦可用于平辈间,男女皆行。

四、现代中国人怎样拜年?

(一)现代拜年方式:电话、电报拜年

20世纪人最早用 中国在1887左右开始使用最早的电话与电报,它们将国人拜年的距离拉近。随着时代发展,电报逐渐消退,而在大年夜12点的钟声敲响后拨通电话,在爆竹声中送出祝福成为新的传统。

(二)短信群发拜年

70、80后人最早用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发出。手机短信的出现让拜年的工作量大大缩减,短短几分钟就能将联系人中几百号人的祝福快速完成。

(三)微博拜年

80、90后人最早用前几年,微博拜年很火。有了微博,拍一张自己的照片上传,配上贺词,再“@”给圈中好友,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回复多条祝福。

(四)QQ、微信拜年

80、90后人最早用通过QQ及微信这些社交软件拜年,衍生出各种多样性的拜年模式,除了发布照片,还可以拍视频或录制声音,可实现千里传情达意互送祝福。

而今天,“春节”已悄然演变成一场全民抢红包的“红包节”。不同于短信、微信拜年,网络红包的娱乐性带来朋友间互动的同时,对于80、90后们,更能引起人们对儿时过年收红包的美好回忆。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