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鼠标价格社区

【华厦临床培训】LS900光学生物测量仪性能特点及IOL计算中应用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大家晚上好,我是科林公司的临床专员王冰,非常荣幸今天能和各位老师分享LS900光学生物测量仪的特点及应用。


     今天我们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晶星900采用820nm测量光线,一次可以测量包含轴长、距离及散光在内的9项数据。



      即次PPT上的九项数据,一次测量即可获得。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LS900的报告,测量结束后我们就可得到此报告,所有数据一目了然,另外比较人性化的是,开始各位老师可能并不清楚每一个数值代表的是哪一项数据,我们就可以点在数值上,然后在右面就可以从示意图上看到此数值是测量的什么,如上图选中的数值就是眼轴长度。


     那LS900测量的这些数值就可以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生物测量仪应用的最主要的肯定还是在IOL测算方面,那在这一个方面,我们就可以采用到以上五项数据,另外这只是正常人的白内障的测算,还有一些屈光术后的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测量,LS900也有很大的优势,后面我们会讲到。


     另外由于LS900可以测量角膜厚度,所以我们可以大概了解此人角膜厚度是否合适做屈光手术,另外还可搭配角膜地形图对角膜曲率进行测量,以及偏心距可以了解此人Kappa角的情况。


      。


     值得说一下的是LS900测量角膜曲率是在1.65mm和2.3mm两个环上共有32个测量点,所以相当于测量一个范围的数据而不单单只是测量一个环上的数据。


     所以重复性、稳定性及敏感性等等都有很大提升。


     并且我们可以在得到的报告上面看到一些有用特殊符号标记得数据,如上图中前房深度前方有一个黄色的标记,我们将鼠标点在标记上就可以显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此标记产生。


     另外,我们只需要点击此数值即可看每次测量的具体情况,如果有相差比较大的,我们可以选择放弃该数值,这样得到的数值误差会更小。


     随着公式不同时代的产生,晶体计算需要的数据也是越来越多,可能现在用不到的数据在未来会有新的公式里会用到,所以晶星900测量数值多肯定不是一件坏事。


讲完了LS900能够测量的数据及应用的领域,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不同类型生物测量仪之间的对比,最主要的就是超声生物测量仪与光学生物测量仪之间的对比!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视觉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所以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屈光性白内障的时代,那像这种高端晶体虽然能够满足病人的期望,但是相应的对数据的测量精度也是越来越高,所以就需要更加精准的测量。



     从过去到现在,A超一直都是生物测量上的金标准,但是也有一些局限性一直伴随着A超,比如非常依靠经验并且需要和病人接触等。




     我们来看一下A超测量产生误差的几种原因。


     最容易理解的就是A超需要接触角膜,那跟角膜的接触情况如上图就很直观的可以看到误差的产生,如接触过浅,可能会把泪膜的厚度计算在内,接触过深又会导致眼轴偏短。


     所以,我们在测A超时就很容易得到偏差比较大的数值。


     另外一种误差的来源是A超测量的轴向到底是不是我们想要的视轴的方向,如果测量的不准,也会造成很大的误差,所以这也是最考验操作医师的一点。


     特别像这种高度近视的患者,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来形容都不为过。



     或者像这种后巩膜葡萄肿的患者,眼轴测量更需要精益求精!



     我们可以看一下两类生物测量的精度情况,理论上没有参考意义,只看实际的误差,就会发现差别还是比较大。


     再来看一下LS900光学生物测量仪呢,首先是真正的在视轴上的测量。


     所以A超每次测量的区域不能保证一样更不能保证每次都在中心凹,因此测量的误差会比较大,而LS900真正视轴上的测量,每次测量的都是同一个位置,测量更加精准!


     大家可以看一下对于眼轴长度各生物测量仪的精度,能发现光学生物测量仪比浸入式测量误差更小。


     刚才讲的都是一些正常眼的测量,对于一些特殊眼的测量,LS900也有独特的优势。


     在晶星900中,可以选择有无晶体眼和不同材料的人工晶体眼的情况。


     还有专门的对硅油眼进行测量的模式。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一个患者用正常玻璃体眼测量的眼轴长度。


     将同一个病人的玻璃体换成硅油眼就会发现有0.7mm的改变,如果这种不注意的话,可能晶体计算出来也会有一两个D的误差。



     所以总结一下,与超声生物测量仪对比,LS900有以上这些优点。


那LS900还有哪些“独有”的优势呢?我们来看一下。


     刚才大家看到了 这是LS900测量结束后得到的A-SCAN波形,上面的波峰从左往右依次代表: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晶体前囊,晶体后囊,内界膜和色素上皮层。哪个层次划分有问题一目了然。


我们也可以将波形放大来看,这段波形就是我们视网膜的厚度,像这样通过缩放来看细节,就能确保我们测量是真正到内界膜为止!


     像得到的视网膜厚度我们也可以通过与正常值的比对分析一些“异常”,比如视网膜厚度正常值大约是在200um左右,上图的患者视网膜的厚度在385um,明显偏厚,像这种就可以再结合OCT来看一下,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一位患者也是相同的问题。


     晶星900另外一个比较大的优势是独有DCM测量模式,即致密白内障测量模式,大家都知道,只要是光学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都面临穿透力不足的问题,如果碰到白内障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就无法测量得到数据。


     而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有DCM的LS900和无DCM的LS900对比就能发现,检出率提高了50%以上。


     这是中山眼科做的关于LS900和另外一款光学生物测量仪对比的研究,结果显示,LS900的检出率确实要高很多。


     那他的准确率怎么样呢?也可以发现,两款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结果基本相同。


     简单做一下小结,就可以发现,LS900优势在于测量不止方便还更加精准。


     刚才讲的都是从原理上讨论的为何测量的准,但是还是有另外一些临床上面临的问题:


     患者脱镜意愿强烈,但是IOL度数如何能确保算得准呢?


    通过统计发现,白内障术后出现屈光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以上几个因素,刚才我们已经把眼轴测量的这54%给最大化的保证了,下面就来看一下另外的38%-公示的选择。


     目前市面上的所有的公式,对于正常眼轴患者(约占80%)的测量准确度都非常高,我们需要解决的另外20%的患者的公式选择,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表格了解一下,对于不同眼轴长的患者选择哪些公式会好一些。


     目前晶星拥有包含Barrett Toric Calculator在内的共有9中计算正常眼的计算公式。


      另外对于我们在做完屈光术后的患者也是一大挑战,特别是三十年前第一批接受屈光手术的患者,现在正面临着白内障的情况,而这一类患者由于做过角膜屈光束后患者其实已经改变他们角膜上的原有型态,所以在一般的前后曲率上的比值和正常人不同, 不能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所以也需要用到其他专门的公式。


     晶星软件上,总共配备4种所有关于屈光术后的晶体计算公式。一般对于无屈光术前资料的患者可以使用shammas 及barrett true k 进行计算。


     回顾一下晶星上目前共有13种晶体计算公式。包含常规, 散光晶体及屈光术后的都在内。


     最后和老师们在分享一下目前世界上最新的一个晶体计算方式,也就是我们的大数据精准方程式--RBF。


     RBF我们称之为精准方程式,它与之前的回归方程公式不太相同,而是由通过不断扩大数据库进行不断学习的一种人工智能方程式。


    如上图所示,数据越多,能够选择的路径也就越多,通过不断反馈和自我学习,会在所有的数据中找到最合适的位置并进行选择,最后输出我们想要的数据。


     如果不容易理解,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RBF一共有三个部分: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输入层是我们给与输入数据,如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等,隐藏层里面包含之前输入的数据库和RBF自主学习的情况,根据我们输入的然后在隐藏层找到最合适的数值 最后输出给我们结果。


     因此大致可以了解,对于RBF的限制只有数据的量,量越大涵盖的范围越大,目前数据库已经包含了12419例眼,基本已经全部涵盖所有的情况。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得知,目前包含的范围已经非常大,只有少部分的数据在范围之外。


     如果我们输入的数据全在范围内,则可以得到结果。


     若超出了范围,则会提示,目前已超出范围。


     目前为止,从国外测试得到的数据来看,RBF与其他公式对比,准确率提高了5%以上。


     总的来说,RBF是一种全新思维的会自我学习有大数据库分析的更加有效的“计算公式”!


     以上是我对LS900的介绍,感谢大家的聆听。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