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ar企业更要回归商业本质,开源节流,将资源聚焦到最有盈利能力的业务线。”亮风台创始人兼ceo廖春元在接受《中国电子报》专访时表示,“ar/vr中小企业要注重行业平台的搭建,在垂直行业里面找准与技术、资源相匹配的需求点,进行垂直的细分市场深挖。”
去年5月及8月,亮风台完成了1.2亿元b+轮融资和2.5亿元c轮融资。疫情期间,亮风台紧跟市场需求进行业务调整,将重心转移到ar红外测温、ar三维数字远程医疗及ar远程协作等紧迫性更强的需求上。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带给ar行业的“危”与“机”,ar在2020年的发展动能与市场增量,ar企业如何提升盈利能力,廖春元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新冠疫情对ar发展的两面性
疫情期间,ar/vr企业普遍反映线下体验场馆停摆,硬件供应链环节衔接不畅,为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压力。廖春元表示,由于疫情,项目的验收实施无法正常进行,加上供应链企业复工时间不一,ar的硬件生产跟不上,对公司业务带来比较明显的影响。
“在获单方面,一些中小客户的需求可能会收缩,这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大。在供应链方面,海外疫情呈现蔓延趋势,ar整机的芯片、显示屏等硬件的原材料、生产设备可能会受到影响。”廖春元表示。
不过,在全社会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战“疫”的过程中,ar/vr的应用潜力日益凸显。ar能将虚拟信息融入物理世界,增强用户的信息获取和感知能力,其技术价值在安全距离测温、医疗会诊、远程协作等应用场景中得到展现。
“疫情防控对ar眼镜端的非接触式测温、基于ar眼镜和远程协作平台的医疗会诊平台存在需求;复工复产过程中,涉及到实体产品的交易对远程技术都有需求,客户售后服务、查看产品、考察工厂等活动无法在线下进行,对基于ar的网络展示、远程实时协作需求很大。”廖春元说。
根据疫情防控需求调整业务结构
2月3日,亮风台在线上复工会议中决定,将资源转向当前市场的需求上。用于红外测温的ar眼镜,尤其让廖春元意识到关注“隐形需求”的重要性。
“有一些产品平时没有想象的那么刚需,但场景是一直存在的。一年前,我们和红外模块厂商谈过为ar眼镜添加红外测温功能的设想。因为化工、炼钢等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希望保持一定距离就能读取测温数据。当时我们对这方面企划着力不多,现在疫情防控突然对这种方案有了很大需求,我们很紧急地开始做(研发和交付)。”廖春元说。他表示,这既是经验也是教训。教训是一些需求是隐性的,不能只看表面;经验是企业要具备迅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
对于业务规划中本就存在,因为疫情来袭变得更加凸显的需求,亮风台进行了业务调整,将重点放在紧迫性最强的业务上。2019年,亮风台与海尔智研院达成了战略合作。受疫情影响,海尔在全球的工厂及子公司涌现远程协作、异地检修、远程稽核等需求,亮风台与海尔智研院合作上线ar远程协作系统,在两周内建立了几百个账号,用户覆盖海尔工厂39家,外部供应商及设备商123家。云南省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亮风台、中国移动等,上线全省首个ar/5g互联网三维数字新冠病毒远程会诊系统,将数字医疗与ar、5g、互联网、三维重建、3d打印有机融合。医生佩戴ar眼镜,通过远程通讯与协作平台实现非接触式远程会诊。
“远程医疗如果只停留在普通的音视频上面,对于ar企业肯定是不够的,要把ar的特点体现出来。昆医大附一院会诊系统不是简单的视频共享,而是结合了病人的肺部3d模型,实现了三维数字影像的跨区域实时传输。”廖春元表示。
ar年内增长动能和升级方向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加快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廖春元表示,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与ar密切相关。
“新基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廖春元说,“to g(面向政府及相关事业单位)、大b(行业大客户)的需求预计增长。”
结合ai、大数据和内容采集能力的ar云平台,是亮风台在5g相关业务的布局重点。廖春元表示,5g新基建铺开后,边缘计算更加普及,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是ar终端可以做的更轻便省电,价格降低;另一方面,云的负载会更少,软件技术、ar算法都会迎来技术升级。
“在5g和ar云的部署上,我们和运营商互补性比较强,运营商部署5g需要应用,我们需要运营商的渠道能力。5g+ar应用的更多落地,会带来更多的数据,反哺ar云的数据沉淀,让它更好地支持5g。”廖春元指出。
疫情防控过程中,ar技术的市场教育进一步普及。廖春元认为,疫情防控中涌现的ar需求在疫情过后仍然存在。
“从前我们与客户交流ar远程协作能减少出差成本、提高效率,但很难一下子改变客户习惯。疫情期间,远程变成必需,ar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未来技术,客户真正了解了它的技术价值。疫情之后还有一部分需求会持续下去。这是ar的一个市场增量。”廖春元表示。
ar企业要回归商业本质
去年5月及8月,亮风台完成了1.2亿元b+轮融资和2.5亿元c轮融资。源星资本从a轮开始参与了亮风台的多轮融资,其管理合伙人于立峰表示,2019年是ar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元年,亮风台已经掌握了比较好的商业化节奏。
目前将ar作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能做到c轮融资的案例并不多见。对于如何提升融资和盈利能力,廖春元表示,ar企业在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上要务实。尤其在疫情期间,要回归商业本质,开源节流,将资源聚焦到最有盈利能力的业务线。
“技术理想可以很远大,但实现路径必须务实,每一步都需要找到一些能够真正落地的需求点,和用户需求结合起来,真正得到营收,而不是单纯依赖融资。”廖春元说。他表示,ar/vr中小企业要注重行业平台的搭建,在垂直行业里面找准与技术、资源相匹配的需求点,进行垂直的细分市场深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