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他的声音好温柔”
“好喜欢他的气泡音”・・・・・・
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也形成了我们对这个人印象的一部分,因为声音和长相、身材一样,都是一个人“标志”,也构成了他的自我认知。
有些人对声音的掌控炉火纯青,比如优秀的配音演员可以一人分饰十几个角色。然而,对于中国3000万的听力障碍和表达障碍者来说,别说驾驭声音,哪怕只是发出自己的声音,都不一定能实现。
这时候,“说话”就成为需要借助工具来完成的事。虽然小米闻声和AI通话已经实现文字转语音的沟通,但是有一些用户依然渴望使用“自己的声音”来说话,毕竟小爱同学的声音,并无法代表他的形象。
但一个从来没说过话的人,他的声音会是什么样子呢?
于是我们开启一个困难的尝试,为一个从来没说过话的用户,定制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声音。不是给他一个既定音色,也不只是给他一个他喜欢的音色,而是与他生理条件匹配,如果他能说话的话,能发出的声音!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言语障碍者是如何重新拥有自己的声音的吧!
要完成这样的声音定制,除了需要声音匹配算法来为受捐人找到匹配的捐赠人,以及超级拟人技术使合成音色更加自然外,还需要很多复杂的因素。像是声音捐赠人的隐私、新音色与捐赠人音色的差异性、受捐人使用范围的限定等等。而其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一个丰富的声音捐赠库。当这个声音捐赠库越丰富,受捐人就能找到与其声音条件越接近的“胚子”
友情链接